admin 发表于 2009-10-31 10:28:00

英国《金融时报》:到丽江开店并不浪漫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沙莎

到丽江开店,享受雪山、阳光、大把大把自由的时间,是很多厌倦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人们一个不算奢侈的梦想。
为了给梦想照进现实一次机会,我利用休假的时间,在丽江旁边的束河住下走,顺便做一番考察。  
不赶时间、不赶景点、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找店主们聊聊天 —— 从下飞机那一刻起,我就把自己扔在那里,彻彻底底做一回古镇公民。  
和有些中国地方政府把古城圈起来收保护费的做法不同,到丽江开店的外地人,常常是一副敞开大门招待远客的心态。白天是照例的商业化服务,到了晚上,店主们便邀着朋友和看似有缘的游客一起喝酒聊天。  
于是,从我到束河的第三天起,便过起了跟着店主四处串门、品茶、蹭饭的生活。
然而,越是深入进去,越是远离了初来时的轻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大概是全球通用。
常常,我会听到这家的店主拉着我讲,那一家的为人是如何如何。又或者,会听到一个关于游客和某店主的艳遇故事,以及众人对于这段故事未来发展的种种猜测。  
第五天,我认识了当地的名人M。M曾经是一名北漂画家,有人说是出于隐居的目的,又或者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于是来到束河。M家的客厅里挂着很多与京城文艺界名人的合影,这加深了他在束河的江湖地位。在与M一起的饭局上,我注意到其他的店主们都很小心照顾着他的情绪,说着或真或假夸赞的话。而围绕M的一切,比如,他某日与同居的女友一起上山采花了,某日又换了一辆新车等等,都是古城常驻人口热衷谈论的话题。在那个不到百人的小圈子里,即使更换一块新门帘,都会成为众人议论和猜测的主题。  
到古城开店的外地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类是退休或者有一定的个人资产,到那里寻求一份自在的有闲之人;另一类是希望在理想的自由生活与一份有钱有趣的事业中寻求平衡的“出逃白领”。  
第一种人,未必长居丽江,也不以营利为目的,古城只是他们有闲生活的其中一个驿站。而第二种人,是在丽江创业的青年一族。其中一部分,在早年丽江古城刚开始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就来到那里,当预见到丽江的商业市场过于饱和时,他们便搬到邻近的束河,开始新的经营。虽然远离了大城市人人可见的喧嚣生活,在丽江的日子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仍然并不轻松。  
首先是没有社保和医疗保障。这个问题,尚且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解决,何况一些店主相信,通过朋友们的互相帮忙,还不至于无法医病。
最大的困扰,来源于劳动力短缺。  
在丽江、束河都有店铺的A说,由于丽江周围的纳西族原住民往往有土地和房屋,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外来的人如果想雇用当地的工人,是很困难的。“他们(原住民)宁愿在院子里晒太阳打麻将,也不会出来给你打工赚钱,”A说。所以,A不仅雇不到人协助打理生意,就连装修用的砂石泥土,都是自己一袋一袋扛回来的。  
能否在丽江常住,是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对于外来的人,古城的政策是,只能租房,不能买房。房屋和土地都归纳西族所有。目前,丽江中心区域的店铺房租,大约在5000到30000 元每月,边缘的束河古镇,年租金也要三四万元。所以,假如淡季招揽不到生意,辛苦装修的店铺和“家”,都有可能因为付不起房租而关门。 

店主们普遍担心的,还有房东在合同期内随意上调房租的事。由于缺乏政府的管理措施,恶意竞争、上调房租,都使得大部分开店的人,基本上无利润可言。  
在束河的最后几天,几个开店的朋友驾车带我来到位于丽江郊外南部的一片高尔夫别墅区。那里坐拥着玉龙雪山,俯视水墨画一样的天然湖,风景绝佳。我打听了一下房价,一期的价格在开盘半年内,从8000元/平方上升到14000元/平方左右,二期的均价在21000/平方。这个价格,似乎昭示了丽江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潜力。  
然而,同行的店主们感叹,像这一类大项目多半被政府或者与政府有关联的人承包,对于年轻的创业者而言,在大城市一无所有的他们,在丽江不过是多了一份心灵自由和一个被众人羡慕的理由。  
带着梦想出逃丽江,却在一不留神间,跌入现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国《金融时报》:到丽江开店并不浪漫